多间外资投行近期发布2016年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服务消费行业的未来发展仍难弥补制造业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中国经济明年进一步放缓,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财新网】(驻香港记者 杨砚文 记者 杨刚)多家外资投行近期发布2016年经济展望报告,各行分析师们对中国经济前景基本一致:中国经济增速的“7时代”已经结束,明年中国GDP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花旗集团在报告指出,受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增加、制造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房地产投资疲弱拖累,明年GDP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6.3%,而“实质的”经济增长数字约在4%至5%左右。
“随着产能过剩行业逐步调整,明年一些‘问题行业’可能出现大规模裁员,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距离触底仍需两到三年时间,” 花旗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蔡真真表示。
不同于花旗集团相对悲观的预期,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认为,考虑到目前服务业和消费业的表现,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并没有那么糟糕,市场未来应适应中国经济持续减速。该行预计明年中国GDP增速6.4%,但消费服务业将保持7%的增长势头,有望占据明年全年GDP的53%,在接下来三年内,服务消费行业对GDP的贡献可达到61%。
美银美林也给出了与高盛类似的观点。美银美林董事总经理、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认为,偏重制造业的中国经济目前正在经历由投资主导向第三产业(即服务消费行业)主导转型,后者未来对GDP贡献将不断增加,“这样来看,增速放缓并非坏事,经济会更平衡”。
“今年‘双11’创造的交易额已经超过美国的网络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五,中国消费者在‘双11’的人均消费达28美元,美国网络星期一的人均消费仅8美元,这足以给市场留下深刻印象,”乔虹表示。
不过,各行均在报告中表示,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无法弥补制造业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未来数年经济增速仍将持续放缓。高盛预计,未来五年中国GDP增速将减缓至5.8%,之后十年再降至4.8%。
在汇率方面,人民币本月如愿成为国际货币基金会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市场对汇率维稳预期迅速降温,加之美元走强,美联储加息在即,明年人民币看空情绪走高。
截至今日(12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续“5连跌”。根据央行网站,今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358元,贬值122点,过去5天共贬值507点,每天平均贬值100点左右。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策略师高挺预计,至明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进一步贬值至6.8,以目前6.4的汇率计算,贬值幅度大概在5%左右。他分析指出,人民币的贬值路径背后推动力并不是央行保增长的意图,而是目前强美元时代及中国整体经济放缓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全球货币政策发生分化,美元面临加息预期,而欧洲央行宣布延长量化宽松,这将带来美元进一步走强。人民币汇率机制会考虑到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波动来设定中间价,因此造成了长期贬值的走势。”高挺指出。
高盛及花旗则认为,央行明年仍将维持汇率整体稳定的大方向,预计人民币呈逐渐贬值趋势,速度温和,难以出现突然性大幅波动。高盛预计到2016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降至6.6,贬值幅度3%,花旗则预计未来6至12个月汇率降至6.75,为缓解资本外流压力,增加流动性,央行明年将减息2次,降准5至6次。
此外,法国兴业银行在报告中指出,人民币长期走软,可能将引发“货币战争”,而爆发直接原因可能是其他国家央行力图确保于人民币保持相同的走势,抑或投资者整体做空亚洲货币间接所致。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Jason Daw和姚炜在最近公布的报告中称,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加速贬值,或是波动率大幅上升,整个新兴市场货币组合的稳定性就可能会受到动摇。
该行分析师指出,当前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的扩大反映出了离岸人民币头寸状况的变化,反过来也能折射出在岸市场参与者的预期。
法兴银行全球资本市场主管Alain Bokobza表示,目前欧美及日本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人民币未来是否下跌,以确定投资决策。法兴银行给出了与瑞银证券相同的观点:人民币逐步贬值,并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到2016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达到6.8。
高挺预计,从明年央行还将宣布两次降息,以及累计400个基点的多次降准,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比今年小,调节经济的手段将更多转向财政政策。对于明年A股,高挺“看平”,但同时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预计2016年年末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3700点,与当前点位基本持平,对应2016年的市盈率为13.5倍。
在企业发展走势方面,高挺认为,一些国企和非国企的违约事件开始增加,使投资者担心银行的资产质量,债券出现比较大波动,风险偏好下降,同样会冲击A股的流动性。高挺指出,明年经济继续放缓,A股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将从今年的4%降至-1%。非金融公司利润增长基本持平,金融行业方面,银行在多年保持增势之后,将首次出现负增长,预计银行明年增长率是-3%,非银金融方面,明年会有小幅正增长。
高盛刘劲津则预计,经济下行压力下,明年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因此相应降低对中国股市评级,由“增持”降至“中性”,其中尤其不看好明年第一季度的A股流动性,主要原因为重启IPO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