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在“股债双牛”的欢呼声中进入年末。而种种迹象表明,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局面似乎还没有太多急转直下的依据。
本周一(12月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数据显示,隔夜及7天利率微幅上行,14天利率下行0.1BP至3.6370%,而9个月及1年期利率则分别下降1.02、1.13BP。而就在此前一周,受月末等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曾一度急剧回升。
交易规模也出现小幅上升。上周,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及政策银行债交易规模分别为1299 亿元、0.5 亿元、2.0 亿元和3886 亿元,利率债交易总体规模达到5188 亿元,较上上周小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各品种利率债到期收益率的周平均值和一周变动量几乎全面下降。
及时的流动性供应被认为是关键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上周二(11月25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量价齐跌——回购利率下调20BP至3.2%。周四(11月25日)更是暂停了例行的正回购操作,为近四个月以来首次暂停正回购。以此计算,上周共有400亿元正回购到期,央行在正回购市场净投放350 亿元。
“我们认为在数量工具上,央行可选择的工具还较多,虽然受月末因素影响,短期资金仍然趋紧,但在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干预下,银行间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平稳适度的格局,流动性平稳且充裕的格局仍将是主旋律。”上海证券表示。
事实上,除了资金面的平稳充裕,经济面仍然是债市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市场对经济持续低迷预期进一步强化。
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PMI 为50.8%,创5 个月以来新低。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也有所下降,预示经济上行动力不足。此外,进出口同比增速较平稳,但进口增速下滑,表明我国内需疲软。
与此同时,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比1-9月份回落1.2 个百分点。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而9月份同比增长0.4%。而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均较前月增速下行,经济整体下行压力仍大。
“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放缓,符合市场预期;而受央行降息的影响,现债收益率先大幅下挫,后市振荡,涨跌互现。总体来看,收益率曲线短端下降幅度大于长端。”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表示,近期债市利好较多,且前期已累计一定的跌幅,短期来看市场或将技术性调整,收益率小幅反弹。但长期来看流动性趋势向好,货币成本仍然保持下行趋势,经济依旧保持“底部运行,有限复苏”的格局,这些都为债券市场继续营造利好的环境。
不过,对债市继续走牛更直接和强有力的逻辑的可能还是来自同通胀——最新公布的10月CPI 持平于9月,为1.6%。PPI 同比下降2.2%,表明通胀下行,甚至有通缩的风险。
食品价格高频数据显示,虽然11月后半月农业部统计的农产品价格指数有所回升,但是从月度数据来看,环比仍下跌2.3%。业内人士称,11月份CPI食品环比或将继续下跌,预计环比为-0.45%。
而11月份商务部统计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已累计下跌0.44%,统计局公布的50大城市主要价格指数则环比下跌0.55%。从分项数据来看,水果、蛋类和水产品价格环比继续下跌,但跌幅有所收窄。此外,受国庆假期之后需求有所下降的影响,11月中上旬水果价格环比微幅上涨0.6%,涨幅较10月明显缩小。
从非食品来看,11月份汇丰PMI初值的购进价格指数回升了0.6个百分点,预计非食品价格环比也将相应的小幅反弹,预计非食品环比增速在0.2%附近。“依据我们对食品和非食品的估计,预计11月份CPI同比在1.6%~1.7%之间。”中信证券称。
中信证券最新债券市场周报认为,年内通胀水平或将维持低位,如果贷款名义利率在政策刺激下仍然下行较慢,为保持“适当的实际利率水平”,不排除会进一步降息的可能。
海通证券也认为,从融资、产出缺口及企业与居民存款余额增速差这三个宏观角度看,通胀将持续低迷;而从微观角度看15年粮价温和上涨,猪价上涨但幅度有限,原油与房价或继续下跌。预计15年CPI或将步入“0”时代,通缩或将成为正式威胁,这或将成为流动性宽松的加分项。
不过,警惕的声音也不是没有。平安证券认为,市场短期流动性价格显示短期流动性趋于紧张,但与之相反的是利率债收益率全线下行。这一方面是降息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市场进一步预期央行或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但平安证券认为,市场短期已经过度透支了流动性宽松的预期。“降准预期之所以来的如此猛烈,是因为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市场强烈预期央行需要采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对冲其影响。但事实上我们认为,央行即便要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也会谨慎和分类处理,避免出现强烈的紧缩或需要更强烈的政策去对冲。”上述机构表示。